数字经济周报 | 2025年第19期
一、产业动态
1.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强6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会议指出,要打破数据壁垒,尽快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方式、频率,促进相关领域社会数据互联互通。
(来源:新华社)
2.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人工智能治理研究院

6月7日至8日,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治理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人工智能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加强对人工智能治理的研究,构建一个以人为本、安全可信、包容普惠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已经成为越来越迫切的时代议题。学校成立人工智能治理研究院并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各方力量,深入研究在技术创新与伦理约束、效率追求与公平保障、本土化实践与全球化协作之间动态平衡的人工智能治理之道,以人文精神引领智能向善、以数智革新服务国家战略、以智慧治理推动全球发展。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3.国内首款肿瘤综合数据库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

6月10日,在“数聚基因,智惠医疗”华大基因与深圳数据交易所战略合作签约暨首款精准医学数据产品上市发布仪式上,华大基因推出首款基因数据产品——肿瘤综合数据库。该数据产品不仅整合了全球权威的基因变异与诊疗数据,更聚焦中国特有的临床指南与实践数据,为精准医学研究提供高价值数据服务,也有助于缓解当前依赖国际数据库可能面临的困境。“遗传性肿瘤变异知识库”覆盖了170余个基因、19万余个变异,专注于遗传性肿瘤的早筛与遗传咨询;“肿瘤体细胞变异与用药知识库”则整合了3000余个基因、2000余种药物及5万余个变异,为精准用药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深圳数据交易所)
4.广州数据交易所与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广州“信易贷”平台进行“数信贷”产品签约

6月13日,在广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的共同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广州数据交易所联合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广州站(广州“信易贷”平台)共同主办,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协办的“数聚穗城”数据要素金融创新活动暨“数信贷”产品发布会成功举办。发布会上,广州数据交易所与光大银行广州分行、广州“信易贷”平台进行了“数信贷”产品签约,三方将围绕数据治理、产品开发、联合建模、智能风控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数据产品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等“一站式”全流程综合服务。
(来源:广州数据交易所)
二、行业政策
1.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征求意见稿)》

6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征求意见稿)》。《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2025版)》包括总则、重要数据出境、数据出境实施流程以及汽车数据出境安全保护要求四部分主要内容。该指引采取“按业务场景划分+列举式判定”的方式,对汽车行业中可能构成重要数据的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重要数据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一旦泄露或滥用,可能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关键基础设施运行或大型社会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其认定标准通常结合数据内容的敏感性、关联性和规模性进行判断。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安徽发布《关于做好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5月14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安徽省数据资源局发布《关于做好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对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免费提供。安徽省此次发文明确公共数据资源收费范围和定价形式,依法获得授权运营公共数据资源的机构开展数据治理、开发,向市场公平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应建立各类应用场景下可提供的数据产品和服务项目清单,对用于公共治理、公益事业的,免费提供;对用于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的,可收取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
(来源:安徽省发改委官网)
3.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这是深圳自2020年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来迎来的又一重磅政策赋能。《意见》中提出,要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交易规则和标准规范,支持深圳探索数据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等机制,在合规评估认证等方面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前提下,探索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三、研究洞察
1.锁利铭、耿佳皓:迈向人智协同的超大城市数字政府进化——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以复杂适应系统为框架,基于超大城市数字政府实践,研究提出了数字政府的进化机理,即供需两端的人智分工逻辑与协同模型。经分析发现:其一,超大城市数字政府的进化,是以人智协同为核心特征的系统性变革,经历了技术嵌入、平台整合、智能涌现三个进化层,具备生长于超大城市复杂性的内外助推力。其二,人与智能化技术通过动态反馈达成角色调适:需求端上人的决策权与情感交互能力强化,应对复杂性与信任构建需求;供给端依托智能化技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与城市体征感知,推动治理精准化与自动化。其三,进化的本质是技术赋能与人类主导的相互适应过程,双向的双轨进化模型揭示了人性化服务与智能化支撑的共生逻辑,为建设韧性、包容的数字政府提供了新范式。
(来源:电子政务杂志)
2.潘海平: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
潘海平指出,《条例》从行政法规层面系统性构建政务数据共享制度,既与网络安全法等上位法有效衔接,补充了政务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规定的缺失;又提炼优化目录统一管理等实践经验,以法治方式破解共享申请审核慢、数据质量不高等堵点难点,为政务数据共享提供根本遵循。《条例》以“促进、激励”为基调,明确各方责任分工,消除工作“模糊地带”,将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助力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与政府数字化改革深化。
(来源:新华社)
3.刘巍、韦志林:破解信任困境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流通信任机制构建研究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作为新型关键生产要素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然而,数据流通过程中的信任缺失问题已成为制约数据要素市场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瓶颈。文章基于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现实背景,系统梳理并剖析了数据流通信任困境的内涵、表现形式及其形成机理,指出信任困境主要源于双向信息不对称、风险传导效应及信任损耗的棘轮效应。为应对上述挑战,文章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流通信任机制的路径,重点探讨区块链技术在数据流通各关键环节的嵌入式应用。
(来源:上海数据交易所)